编制可用性计划的参考模型

编制可用性计划的参考模型
制定可用性计划对于可用性管理实施的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文提供一份可用性计划的参考模型供读者参考。
1.目标和范围
可用性计划需要确定其管理目标,并界定其管理范围。
2.概念定义
可用性计划中涉及的一系列概念和术语,都需要进行清晰的定义,以免引起歧义和误会、
3.主动性管理
主动性管理就是通过一些主动性的分析和设计工作,以提高可用性、可用性管理通过对业务应用的分析,找到最关键应用,一旦最关键应用失效将会为运行带来重大影响,以及会造成客户重大业务中断,通过分析方法识别出对于关键业务系统的关键设备,有助于加强可用性的设计。可用性设计由可用性需求决定,什么样的可用性需求决定了进行什么样的可用性设计。往往对可用性要求高的需求会增加很多成本支出,通过对所有应用进行关键业务的识别和区分,识别可用性需求的不同级别,对不同级别的可用性加以区分管理,从而对关键业务功能进行更多的保障。
对于新应用系统,在设计开发的过程中需要识别该系统是否是关键业务功能,对该系统进行可用性规划,对于关键业务功能的系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从IT运行环境的架构上来进行高可用性设计,保证基础环境、网络、服务器设备、存储设备、操作系统、软件系统等的高可用性。对于重大变更后,尤其是对软硬件架构有重大变更后,应对该应用系统进行可用性重新评估,方法可以参考相关可用性评估方法。评估主要目的是评估该系统的当前的可用性是否与他承载的业务相适应,以及可用性指标是否满足业务需求。
4.被动性管理
被动性管理就是通过可用性监控,统计出实际的可用性级别,为可用性改进和服务报告提供依据和参考。
有效的可用性监控应该包括:
监控和记录服务的有效性
维护准确可靠的历史数据
与服务级别协议中定义的要求作比较,以便识别出与协定的可行性目标的符合项对不符合服务级别目标的服务,需要对其进行记录并予以回顾通过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服务可用性如果可能,潜在的问题应该被预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5.可用性需求
可用性计划中要对可用性需求进行清晰的定义,包括:服务名称、管理时间、平均响应时间 · 平均解决时间、单次最长故障时间等。
6.可用性计算
可用性计划明确地定义可用性计算方式,例如:可用率(%)-(约定服务时间一在约定服务时段内的实际不可用时间y约定服务时间×100% 其中约定服务时段内的实际不可用时间分两类情况,一类是非计划性的故障时间,另一类是计划性的停机时间.是否要将计划性的停机时间纳入可用率的计算,这需要事先与客户约定清楚.
如果定义“实际不可用时间=非计划性故障时间”,也就是计划性停机时间不纳入可用率计算,则可以考虑另行定义一段时间内可以接受的计划性停机时间,以控制计划性停机对客户体的影响,
7.历史数据分析
可用性计划中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事件问题的发展趋势,以便为后续的可用性改进活动提供依据,


点击关闭
  • CMMI认证客服

    CMMI3认证客服

    CMMI咨询

    CMMI4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