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0000认证容量管理流程概述

容量管理
流程概述
容量管理的英文原文为“capacitymanagement”,在有的资料中也被译为能力管理。在服务交付过程中,容量管理同服务级别管理一样,贯穿了整个服务生命周期,并同时延展到各项承诺交付的服务的后台,将服务成本转化为服务能力,成为服务生命周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

容量管理深入IT应用系统层面,直接与一线服务支持相关,是非常具有实效性的一个管理流程。无论是否有成文的容量管理制度,所有IT服务提供者都会有容量管理活动存在,包括容量规划、容量监控等。ISO20000的容量管理部分提炼了以上最佳实践,对如何建立良好的容量管理流程进行了规范。

容量管理流程的对象容易被狭义地理解为IT资源的容量,如CPU、内存、磁盘等,而忽视了其他一些支持服务所必需的资源容量。从最佳实践的角度,容量管理

不仅要对IT资源进行管理,凡是可能影响IT服务的各个资源都必须考虑在内。如放置IT设备的机房空间,所配套的电力、空调、水冷设备,乃至IT服务人员的数量、岗位备份、办公空间等都是容量管理所要考虑的范畴。

通常来讲,容量管理的对象可以分为如下类别。
所有硬件设备:从超级计算机到桌面PC,从服务器到外围设备,如存储介质、打印机等。
所有网络资源:从网络硬件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的网卡,到租用的通信线路带宽。
所有环境资源:如机房空间、空调、UPS、备用发电机等。所有软件资源:如进程数、服务连接数、许可证数量等。人力资源:服务人员数量、关键岗位的人员备份。

11.4.2流程目标
估预测能够支持客户业务发展计划的资源容量计划”。该目标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五个“恰当”,即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使用恰当的成本,调度恰当的资源,满足恰当的用户。其目的在于通过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来防止意外的和贸然的采购行为,合适地增加能力以及控制资源的利用。
合理有效的容量管理要求对现有所有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保证IT系统能够支持客户的业务发展,达到服务水平协议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并不要求所有IT 系统都要同时满负荷或者同时正常运行,只要满足了客户的业务发展需求,都可视作满足规范的要求,这就存在一定的弹性,允许IT服务提供者根据自身的特点作出一定的调整。

除了满足现有业务系统的服务需求以外,容量管理更强调了需要满足业务系统的未来需求,能够在可预计的将来支持客户业务发展计划。为了达到目标,企业必须回顾过往IT资源的使用记录,通过科学可信的方法对未来资源使用趋势进行预测,预估出下一周期的资源使用量,从而制定下一周期的财务预算。在整个计划制定的生命周期内遵循“PDCA”的原则,通过日常监控的反馈和周期内财务、变更等流程的互动达到动态的平衡。


点击关闭
  • CMMI认证客服

    CMMI3认证客服

    CMMI咨询

    CMMI4认证